3月7日中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践真楼B307召开新学期集体备课会,全体思政教师参加。学校党委副书记王青春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书记霍峻主持会议。
会上,王青春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全面加强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高度重视,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为新时代思政课发展指明了方向。
王青春指出,我校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思政课教师队伍,努力打造“大思政课”特色品牌,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为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王书记强调,集体备课是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效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学院“1+2+3”备课制度是新学期的新尝试,要不断完善,长期坚持。全体思政教师更要提高政治站位,把牢政治方向,严肃课堂纪律,切实落实巡视整改精神,将思政育人功能落到实处。
备课会上,孟庆鑫教授围绕“概论”第一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全体教师梳理了教学思路、提供了丰富案例、分享了互动内容。随后,副院长杨爱军和教研室主任宋海兰结合教学实际,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就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以及如何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等方面展开讨论。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备课环节,院长霍峻分享了课程设计和教学经验,提出要结合高职学生特点,转换教学思路,与学生共情,让学生真听、真信、真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研室主任孙鹤嘉和李永明老师对教学案例进行补充,强调要紧密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与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1+2+3”备课制度为思政教师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与教学经验的传承。通过深入研讨,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方向,提升了教学能力。本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加强集体备课工作,不断探索思政教学新模式,推动思政教学质量迈向新台阶。
备课会上,还传达了学校新学期干部会议精神。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