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院系设置 > 经济管理系 > 招生就业 >
大学生毕业须善待人事档案
日期:2014-10-09 09:47      点击量:
眼下部分高校毕业生忙着找工作,顾不上档案存放管理,把档案留在学校便潇洒离校了,殊不知这样会给将来的职称申报、购房等带来很大不便。6月29日,记者找到一些毕业不办相关手续的案例,并请有关专家进行讲解,提醒广大高校毕业生妥善处理好自己的人事关系。
不管档案 影响职称申报
张先生和李先生是同窗好友,2004年毕业于广西某高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后一同来到南宁某建筑公司,由于公司急于用人,张先生和李先生匆匆办完离校手续就去上班了。张先生是本地生源,毕业后抽时间把户口落回家里,档案则委托人才中心进行管理。李先生是外地生源,毕业后就没理档案这些事了。
7年后,两人逐渐成为公司的顶梁柱,由于公司人事变动,拟提拔两名中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为公司副总,张、李二人表现都不错,但由于李先生没有职称最终错失良机。
原来,张先生在人才中心进行了人事代理,每年都抽空申报相应职称,在2009年就取得了中级职称。李先生则认为,聘用人员靠业绩立足,职称和收入不挂钩,没职称也不要紧。如今,后悔莫及的李先生想申报职称,只得从初级开始了。
为缓解毕业生择业期压力,有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后无法就业的,档案可留在学校两年。不少毕业生认为,把档案留在学校既安全又不要钱,即使逾期不转,学校肯定也不敢把档案丢掉。
  专家提醒,毕业生在步入社会的2~3年内工作通常会有所变动,所以往往疏忽落实档案托管一事。对于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应在就业后马上回学校办理就业报到和档案转出手续。档案转到人才中心后,由人才中心为毕业生提供职称申报、工龄计算等服务。
托管档案 流动人员亦可入党转正
刚刚毕业的全先生大四时成了预备党员,由于考研失败,毕业前一直没心情找工作。毕业后,全先生留在南宁,打算和朋友一起开家手机美容店,却面临预备党员转正的问题,全先生有些为难,不知道到哪转正。
据悉,有些人才中心给流动人员提供了预备党员转正的工作,档案由人才中心管理的预备党员,只需提交转正申请书1份、每季度一篇思想汇报、单位工作表现鉴定就能办理。全先生这类无法开具单位工作表现鉴定的人员,可找居委会或村委会出具。
办报到证 落户就业等多方面受影响
目前,全国高校普遍实行毕业生派遣制度,毕业生离校时,学校会发放一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即“派遣证”)。学校相关部门依据《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档案投递、组织关系转移和户籍迁移等手续,就业单位所在地公安部门凭《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就业单位凭《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相关工作手续。
德保生源韦女士3年前毕业于广西某高校,在深圳一家科技公司找到工作,她拿到的报到证也是开往深圳的。但深圳较高的落户门槛让韦女士迟迟无法落户,她的户口去年被落回生源地了。
今年4月,韦女士考虑回南宁工作,便打算将户口迁回南宁,询问后得知,已经过了开报到证的期限,人才中心接到报到证才能同公安部门办理接收落户。这种现象在我区大学毕业生中不是个案。
李先生是南宁政法系统里的临时聘用员工,去年毕业时学校要求李先生交用人单位开的接收证明,但他所在的单位并不轻易给临时聘用员工开接收证明。这种情况下,学校不能把报到证开到李先生的单位,人才中心也无法接收他的档案、户口。报到证只能开到李先生的生源地内蒙古,无形中给他增加了就业负担。
报到证不仅直接影响落户,还决定着毕业生的干部身份,虽然“干部身份”的实际意义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大环境下已失去很多,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转正定级、工龄计算、职称评定时还得从持报到证报到后算起,可以说报到证影响着部分毕业生几年或是几十年后的加薪、提拔。 
据悉,2009年已有政策规定报到证可以凭毕业生个人意愿开具,由于执行过程中涉及到多个部门,一直无法落实。随着就业体制的市场化,就业渠道的多元化,现行的毕业生三方协议、派遣、报到证等与现行的《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存在不协调情况。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巡视员尹建曾指出,报到证原本附加的许多职能完全可以被取代,而且报到证已成为阻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之—。—方面干部身份制度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现在有许多私营企业因无法解决户口、档案等问题而使许多毕业生“避而远之”。另—方面也造成了就业的不平等,与现在市场化就业体制不相适应。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