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报道 >

【立足新起点 喜迎十九大】砥砺奋进 铸就华章 开创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改革发展新纪元

时间:2017-10-17 19:15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立足新起点 喜迎十九大”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行政工作发展成就回顾
 
时间是伟大的见证者,它见证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道路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面各族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也见证着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示范性”全省知名高职院校进程中所取得的可喜突破。
执着奋斗,久久为功。五年砥砺前行,五年奋进拼搏,五年来,学院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全院上下以极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追求卓越、勇创一流的决心与信心,凝心汇智、砥砺奋进,以理想烛照现实,以实干推动改革,实现了高歌勇进的“营职跨越”,在学院的发展史上谱写了新的一页,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上了一份厚礼。
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学院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增强
新校区建设进展迅速。由营口市委、市政府投资6.8亿、占地面积48.1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的新校区项目,被列为营口市重大民生工程和“十件实事”之一,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为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改善管理、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奠定坚实基础、开辟广阔空间,学院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显著增强,由此打开了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
省级示范校建设有序推进。成功申报成为“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学校”,学院由此进入全省职业院校发展先进行列,发展动力持续增强。按照建设方案,智慧校园数据中心以及机器人应用实训、物流管理模拟实训中心、电子商务实训中心、虚拟仿真室内设计工作室等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建筑工程“BIM”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数控实训中心等项目与新校区建设同步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项目按计划稳步实施。2015年以来,累计完成投资2368万元,其中:中央、省级财政投入2258万元,学院自筹110万元;2017、2018年已有1194万元省财政资金和500万元学院自筹资金建设项目得到批准。
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成效显著。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建设项目连续三年获中央财政支持。现代服务实训基地、化工实训基地、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大学生发展中心建设完成并开展系列活动,图书资源、现代教育设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得到完善;2016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建设工作正按计划推进。
招生就业开创新局面,学院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创新招生宣传方式方法,构建立体化招生宣传格局,招生呈现出录取率高、报到率高、家长认可度高、生源质量高等特点,新生报到数保持较高水平。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由2012年的6194人,增加到2017年的7558人。学院成为辽宁省具有单独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连续两年取得好成绩。
就业创业取得新成效。学院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就业指导、就业帮扶、创新创业教育有力开展,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高于全国、省高校平均就业率,就业质量、基层就业人数明显提升。五年期间,学院累计培养各领域人才10192人,其中有3816人在营口地区就业,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40.2%,为服务营口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1名学生获全国就业成长课程学习特等奖;6项作品在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上获奖;5项作品在省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中获奖,得到省教育厅和省大学生就业局高度赞扬。
强化“准、新、强、优”,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
对接产业,选“准”重点建设专业。学院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以工业专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和社会事业专业协调发展的“一主两翼”专业布局。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物流管理专业为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为省级品牌示范专业。学院以国家、省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为龙头,打造专业群,整合资源、凝聚优势,形成特色与品牌。
社会融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形成“校企融入、产教融合、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岗位需求,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分专业实施“教学与工程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教学与行业需求同步”等教学进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以证代考”的课程评价方式;牵头组建营口市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加入5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5个省级职业教育发展联盟,开展以企业准员工合作培养、实训基地企业共建等“引校进厂、引厂进校”的合作模式改革和创新,电梯实训基地建设采取“学校、企业、行业、商会”四方合作共建;与106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保证了“一技双证三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打造精品,增“强”办学综合实力。以制度为保障,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保证专业、实训基地、课程、师资建设“重质量、出精品”,实现新校区与示范校建设双促进、双提升。建有校内实训中心12个,其中中央、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6个,现代服务、信息技术、化工技术等实训基地获国家、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集教学、生产、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实训基地初具规模。此外,学院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基地,特殊教育建设项目被教育部等部委列为重点学校建设项目。拥有省级精品课程、优秀公共艺术课程7门,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1人,辽宁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8人,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带头人26人次,100余人在学术团体及机关、企事业单位担任评审、鉴定、决策咨询专家,高级职称教师增加到278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80%,专业教师技能培训比例达100%。启动OA系统、自主开发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资源覆盖课程比例达94%;依托新校区打造智慧校园,树立学院品牌形象,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活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立德树人,育“优”技术技能人才。坚持立德树人,秉承学生成人、成才、成功育人理念,加强德育工作引领,深入推进以精神、环境、行为和制度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创新创业优秀作品展等系列主题活动,实现产业、工业、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效对接。普通话测试站获省语委批准成立。面向社会、学生开展近20个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年均完成约1800人次的职业技能考试,是国家、省、市相关行业指导部门社会培训和鉴定基地。学生工作队伍不断加强,建立健全了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日常管理和学籍管理、资助工作和医疗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工作格局。艺术节、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阳光体育蓬勃开展,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学生活动品牌,多次获国家、省、市表彰。
现代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综合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以学院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正逐步健全完善,各系(部、分院)的办学主体单位作用和职能部门的服务指导作用日益凸显。以学院章程、党委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制度、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修订完善,以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制定为标志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加速推进,为学院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对全院规章制度进行了进一步清理,目前正结合学院机构改革进行全面修订。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的完成,标志着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手段已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学院综合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本科及继续教育取得新成绩,学院实现协调发展
本科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升,23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公办教师考取率达50%,本科教育教学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非全日制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等多种继续教育形式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上实现协调发展,继续教育在校生达5000余人。广泛开展在职职工、下岗失业职工、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技能培训,年均培训3530人次,社会服务功能日益凸显。
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奠定国家化办学基础
五年间,畅通和拓宽国际合作交流渠道,学院先后与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高校、公司开展学术交流、共建实训室等合作,有效促进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学院成为省国际交流协会会员单位、省对外友好协会会员单位、市“中德双元制合作办学”单位。
我院举行“学校•企业•行业•商会”四方合作洽谈会
当前,以新校区建设、省级示范校等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加速推进为标志,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已经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十八大以来学院改革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充满更多机遇和挑战的前进道路,我们更加坚信,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必将在高水平、有特色、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路途上走得更加坚实,必将培养造就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供稿:办公室  编辑: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