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示范校 > 建筑工程技术 > 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 >
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
省心理咨询师培训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省心理咨询师培训心得体会
    11月6日至11月15日,我到沈阳参加了省心理协会主办的心理咨询师二级培训班,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我“大致”学习完了心理学的所有课程,但是这次培训却对我的思想有着巨大的冲击,我想要是我早一点参加这个培训该有多好!同时这也让我认识到,本次交流学习只是刚刚的开始,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我是学习师范专业出身,在之前也接触过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属于教育心理学,主要介绍学习理论、学习方法、记忆理论等与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没有广泛而全面的接触过心理学这门学科,通过学习,我觉得我主要有两方面的收获:第一,从全方位认识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第二,认识到了学习心理学对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重大意义。下面就这两方面谈谈我的收获和体会。
    一、心理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
    在第一天的学习中,来自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杜卉老师向我们讲授了基础心理学知识。这是心理学的开端,而我接触的第一句话就是:“心理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这个广泛是指,心理学一般可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总结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形成了基础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又形成了应用心理学的众多分支。而我所学过的教育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将心理学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是为了提高教育水平与学生学习能力,形成了服务教育的教育心理学。但是教育心理学没有教过我们当一个学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甚至出现了神经症应该继续如何参与学校的学习活动,这就是我们要全面学习心理学的原因。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比较基础、具体,也是学习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基础,其中的许多名词是需要我们进行了解和识记的,这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学习心理学是非常重要的。在基础心理学中我最感兴趣的“心理学发展简史”。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心理现象可以说有人的出现就出现了,但是心理学真正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存在却很短暂,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这与其他古老的学科相比,心理学正式诞生后的历史还真的是很短暂。只有了解清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和在发展中出现的各个学派以及学派观点纷争,对于后面学习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知识有着重要意义。
    在基础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在大的心理学学科背景下再去学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等这些在教育心理学中经常出现的概念后,我对这些死记硬背的名词、概念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他们不单单只是对人的学习活动有指导作用,对于人格的塑造与分析也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人”其实也挺好
    前一阵有个大火的卡通人物小猪佩奇,大家都称它为“社会人”,原因我不大清楚,可能是小猪佩奇的适应能力比较强,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适应环境,心理调节能力特别强。有一次,小猪佩奇在运动会上输掉了所有的比赛项目,一个金牌也没有得到,非常难过,但是佩奇的爸爸说了一句:“赢得比赛不重要,参与比赛才最重要。”小猪佩奇立刻高兴了越来,觉得爸爸说的非常对,这说明小猪佩奇的心理调节能力非常强,所以大家普遍称它为“社会人”。如果我们也能拥有这样的心理调节能力,那么当一个“社会人”也未尝不好。但是后来有一些不好的东西延伸出来,“社会人”这个说法很快就被禁止了。社会心理学是从心理学和社会学中孕育出来的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如果一个人能在个体层面社会化程度中,能够很好的通过社会环境认识、改变、适应自我;从人际层面能够很好的把握个体间的关系;从群体层面控制好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从社会层面适应社会的各个方面,那这个人一定就不会是一个有心理问题的人,而是一个我们所说的“社会人”。而以上所说的四个层面就是就是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范畴。
    社会心理学对于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指导意义非常重大,我们经常会发现,一般出现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班级中与其他同学不能很好的融入在一起,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觉得集体生活非常恐怖、无趣等情况,都是与社会心理学知识息息相关。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明白情绪、态度、归因、沟通、人际关系这因理论与原则,对于处理学生日常的一些问题和疏通学生一般心理问题是非常有益的,至少在了解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现象的原因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不是单纯的从该学生的性格上下结论,认为他天生怎样,最后以性格不合、性格不适应这个集体而下定论,问题根本得不到实质性的解决。学生所处的集体环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小社会,当学生的认知改变,那他的情绪情感、态度等就会出现问题,这些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行为,这些也是在日常我们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辅导员在平时多学习社会心理学,不但能更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还可以做自我心理调节,因为辅导员这个工作有的时候真的是纷繁复杂,还经常不被学生所理解,有时甚至会因产生误会与学生发生争执与摩擦。做好辅导员的心理自我调节,也是保证了我们能更加心平气和的心态去看待问题、看待学生,这样我们的判断才能更加的客观和准确,以便更好的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
    三、发展心理学---人的匆匆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发展心理学也属于基础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讲述了从人的婴儿期开始一直到老年期的心理发展过程,包括特征、认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在发展心理学的学习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关键期”和“逆反期”这两个人发展的特殊时期。关键期是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而过了这个时期有关方面的发展会出现障碍,且难以弥补。所以在儿童心理发展和习得相关技能时候要抓好这个敏感期。逆反期在之前我也有所了解,大概就是到了青春期,孩子开始反抗父母,不再听父母的话,凡是都喜欢与父母“对着干”。但是在发展心理学中所讲的“逆反”其实是依赖与自主之间的纠葛以及对立造成的冲突关系的问题,是双方的问题,而不单单是青少年单方面的问题。人的第一逆反期出现在3岁左右,第二逆反期出现在10~16岁。对于第二逆反期,我在最近的学生管理中还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今年我刚刚接手了一个中职五年制的班级,这个班级只有22人,但是普遍年龄比较小,在15岁左右,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班级中家庭健全的比较少,大多为离异家庭,还有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将学生托付给爷爷奶奶的。有一天我上课,班级王某是值日生到讲台擦黑板,擦完之后将黑板擦重重的扔在了讲台上,不但引起了巨大的灰尘,还将讲桌弄的非常脏,我问他为什么要扔黑板擦,讲台都被弄脏了,王某说:“我自己没脏就行呗!”这使我非常震惊,第一是他的态度有问题,第二是他的三观不正。但是我没有在全班同学面前与他争执,我想私下和他谈谈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上周教学检查,班级收语文作业,全班又是王某一名学生没有交,我问课代表,王某没交作业说什么了吗?课代表说:“王某说我就不交。”我与课代表聊了起来,询问王某近来的状况。
课代表:王某的父母一直在外面打工,将他送到了这们学校,平时住校,放假的时候就王某一个人在家。他前几天还和政治老师起了冲突,因为老师上课让他坐下,他不但不坐下还与老师发生了言语冲突,每科作业都不写,上课也不听讲,就在下面玩手机。
    我:那他以前是这个样子吗?
    课代表:不是,他去年还不这样呢,感觉挺老实的一个男生,也不喜欢与人起冲突,这学期开始,就特别容易生气,经常与老师起冲突,哪个老师管他他就和谁急,态度也不好,但是过后我看他也有点后悔的,知道是自己比较冲动。
    我:那他有什么爱好吗?
    课代表:打得篮球吧,他其实比较幼稚、简单,想事情什么的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这么蛮横,有的时候也挺可爱的,但就是控制不住情绪,特别是和老师,和同学们相处我看还挺正常的。
    通过和课代表同学的谈话,我想到了发展心理学里面学过的逆反期的这个问题,我分析了出这个孩子应该属于青春期的逆反现象。因为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平时住校,休息时就一个人在家。我翻书又认真看了一下,逆反期的表现就是在大小事情方面都不想成为“被教育者”,表现出外显行为上的激烈对抗,态度强硬,举止粗暴,且往往具体突发性,自己都难以控制,事后会后悔而平静下来,但是再遇到类似矛盾就又会以强烈冲突的方式应对。于是我认定了这个学生应该属于是逆反期的外显行为表露。我没有对他严加批评矫正,而是与他展开了“心理战”。心理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告诉了我们理论之后,还告诉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虽然方法不能解决百分之百的人,但是对于个体来说,一定能有缓解作用。首先,我已经认识到了逆反期的存在这一客观现实,并认识到帮助学生渡过逆反期对其身心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在这些多重矛盾中,我认为其父母由于长期不在身边他将反抗对象转变为与他朝夕相处的老师身上,他觉得是老师的权威冲击了他的“成人感”。也就是说,可能老师有的时候的教诲过于严厉,使他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这对他来说是对他平等和自主性的挑战。在课堂上,我变得比较关注他,但是不过多的指出他的错误,而是用“你们后面这一些人总是玩手机”代替了“王某你上课不许在后面玩手机。”在课堂上,王某不听课在后面玩手机时,我不会在前面直接批评他不许玩手机,而是走到后排,不时的夸奖王某比较聪明,比较懂事,或者从他的一个优点和行为引出一些赞许,表现出对他的关心和喜爱,这样让他从心理上放下对我的对抗。过了几天,在教学楼前遇到王某后他主动和我打了招呼,紧张的关系明显缓合了。最近我们学习到了韩愈的《师说》,我利用书中的一些道理耐心的给他们讲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向他们解释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也肯定了在很多方面,老师也要向同学们学习,因为你们每个同学都很聪明,学习新事物要比老师快多了,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发现王某听的很认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有所减少,后来他也在下面和同学们一直背诵起课文来。这次迟来的“叛逆”很突然,但是却过渡的很平稳,我没有与该同学正面起冲突,也没有用异样的眼光去审视他,而是把他放在了集体中正视他性格上的强烈反抗期。其实我们在日常会经常遇到一些不“听话”的学生,其实换一个角度想,我们往往生气的是学生不听自己的话,但是我们有时也会不听父母的话,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我们觉得我们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将这种思维运用到学生管理上,找到一个与学生都能接受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的工作会有更多的火花产生。
    四、如果早一点知道,心理学的诊断功能......
    在这次的培训中,来自阜新第四人民医院的精神病科主任给我们用了两天时间介绍了心理诊断技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某某不正常”,“某某是‘变态’”这样的话,通过学习,我发现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不正确的。人的心理活动分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这两种心理同时存在,并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异常心理包括认知障碍,如感觉、知觉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等;情绪障碍,如焦虑、恐怖、情绪淡漠等;意志行为障碍,如生活缺乏积极性,极端懒散,个人卫生极差,还包括行为上出现强迫症状等。心理的异常活动就容易导致心理不健康状态。当我们在面对一个疑似出现了心理问题的学生时,我们要判断出他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还是神经症性心理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决定了我们将对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疏导。在从事辅导员工作这6年多,开始学生很多,每届都超过300人,其中就会遇到几名同学口中“心理有病”的学生。但是我们始终把他当作正常心理和思维的学生去对待,用我们的要求去要求他,其实这种工作方法是不正确的,而且还特别危险,容易造成问题学生的极端行为。判断这个学生出现的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还是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把握:第一,看他是因为什么事造成的心理冲突而产生的不良情绪;第二,要看这种不良情绪持续的时间,主要看有没有超过三个月;第三,要看在这种不良情绪的控制下,对他的生活、学习、社会交往有何影响;第四,要看引起不良情绪的的因素是不是只局限于最初这个事件,还是已经泛化到只要有类似情况或情节就会引起不良情绪。我和系支部书记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
    2014级学生李某,女,刚入大学时比较内向,与身边同学交往不多,因为班级只有5名女生,另外4名女生住在同一个寝室,李某与其他专业的女生住在一个寝室。在校运动会时,由于暗恋某位学长,李某报名参加了跳大绳项目,每天课下和同学们一起练习,突然有一天不小心将脚趾甲撞掉,不能继续训练,同时从其他同学处得知该学长并不喜欢自己,心情比较低落。从那之后,相继有同学到我这里来反映,李某总是自言自语,而且经常听到别人说她坏话,特别是关于学长不喜欢她之类的话,有时自己和自己生气,在寝室用小刀划墙。久而久之,这种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到了同寝室的同学,室友开始不敢与她交流,甚至不敢单独和她在寝室共处。李某也感觉出了寝室同学的异样,心中十分不满。在这期间我曾经和李某谈过话,但是我当时认为这是一个寝室的内部人际关系问题,一定是寝室中其他三名女生对李某的排挤造成了李某的不良情绪和一系列的异常行为。
过了几天,学校保卫处的老师给我打来电话,李某在南窖市场与一名卖手机配件的商家发生纠纷,赖在摊位不走,最后店主拨打了110报警,警察找到了学校,学校又找到了我,在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便发现了李某的异样,她说她前几天在该摊位买了一个充电器,不但不好用还导致手机中的电越来越少,她要找老板要个说法。但是该摊位老板坚持自己不卖小米手机充电器,没有给李某调换。李某在摊位上又哭又闹,老板和行人多次劝阻无用,最后老板无奈选择了报警。经过多方的协商,老板最后同意给李某退还了20元“补偿费”,事后我和李某想谈一谈,但是她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笑着跑了。我和书记感觉这个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就把其家长从外地叫来,想进一步了解、解决问题。家长刚开始到学校后,始终对学生的情况有所保留,后来在我们多方的劝阻下,家长说孩子从小就比较敏感,家里住6楼,但是经常“听到”2楼有人说自己家“坏话”。因为寝室的同学已经不愿意在与李某住在一起,纷纷出走,李某又坚持不自己住一个寝室,后来我们建议李某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并到医院去检查一下有没有什么问题。过了一个星期,李某回到了学校,家长坚持其没有问题,并由家长陪读坚持到毕业,但是毕业后,李某的家长立刻将她送到了当地精神病医院。
    学习心理诊断时,我常常在想当时我遇到的这个学生工作的案例,如果当时了解心理诊断的相关技能的话,能够在一开始就识别出该同学属于疑似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话,我们会坚持让其家长到医院去检查、诊断,并做一些心理测量的量表,找出问题所在,有针对性的治疗,而不是学校不知其有病,家长为了学生的毕业证而坚持学生没有病,到头来,受害的还是学生自己。难道毕业证就真的比一个人的健康更重要吗?答案显然不是的。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是一切行为和活动的基础。
    五、心理学也不是什么都知道
    一听到某人是学习心理学专业的,大家一定会有一个想法就是这个人什么都知道,甚至知道我们心里想的是什么,这种说法有太过神奇,其实是不准确的。如果说心理学还有一点能看透人心的技术的话,那就是心理学的测量知识和技术,而这种技术是通过心理学的量表实现的。量表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心理测验,但又是和我们所接触到的心理测验不同。心理学中有很多量表,比较有名的是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试(16PF)、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这些量表能测算出人在现在阶段所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还有一些量表可以作为企事业单位选拔人才所用,这些量表不等同于我们所说的心理测验,比较专业的量表被测者在填写时是看不出问题所指向的是哪些心理问题,而且得分还要经过粗分向量表分的计算和转化才有指向性结果,心理测量技术非常专业,学习起来非常有难度,如果想从事心理学相关的工作的话,可以深入的学习。
    这次培训老师用两天的时间给我们讲授了心理测量的技术,但是由于不是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太过于深奥,没有完全的理解,但是心理学的认识又深刻了。心理学是通过多方面的观察和测量得出对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全方位的了解,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通过咨询师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运用一些心理学技术共同完成。
    这次培训我收获良多,我觉得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虽然这是一次心理咨询师考前的培训班,但是通过老师耐心的讲解,我却对心理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对于我的辅导员工作有着巨大的启示和指导意义。辅导员每天接触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也是社会群体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同时学生也是发展心理学中所说的青少年,他们正处于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同学也是认识世界和自我的关键期。在参与社会的同时,他们的心理状态也是复杂而多变,同时也是容易受到影响和冲击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辅导员是学生思想上的领路人,这个思想一定就包含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保证学生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是我们给学生做其他工作基础和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