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日报:营口职业教育: 打造“大国工匠”进行时
时间:2017-12-04 16:20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报道时间:2017年12月1日
报道媒体:营口日报
报道记者:刘俞秀
有一个热词叫“工匠精神”,含意深远。要想成为一名工匠,需千锤万凿,掌握某一专业技能的精髓。
当前,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辽宁老工业基地迎来新一轮振兴,家乡营口发展建设日新月异,这些都离不开大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在其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营口职业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政府大力扶持,资金投入,政策出台,新校舍拔地而起,新实训基地投入使用;新理念引导教学新方向,引进德国“双元制”教学,培养国际通用人才;建立校企联盟,搭建合作育人平台,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这些举措都是为了让学生出校门即可上岗,成为企业抢着要的“香饽饽”。
我市在高中等教育范围内,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加强对高中等教育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年均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近1.3万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作出重要贡献。营口职业教育正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缔造“大国工匠”的摇篮的目标前进。
政府支持职业教育驶入快车道
资金注入:新校舍拔地而起
11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产业基地的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新址。冬日暖阳下,校园建设正加紧施工,一派忙碌景象。钟楼上,“厚德笃学,精技尚能”几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仿佛正翘首期盼学子们的到来。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之一,令全院师生欢欣鼓舞。总投资6.6亿元,占地面积48.1万平方米,包括26栋单体工程。该项目于2016年9月6日正式动工,截至目前,26栋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主体单位全部验收合格,正在进行相关收尾工程。2018年9月,将正式启用新校区。
此外,市政府还异地新建了盖州市职教中心,新建营口中专两栋实训楼,维修改造老校舍及操场;装修戏曲学校演艺厅等。大石桥市政府也预计投资两亿元异地新建大石桥市职教中心,目前规划设计已经完成,资金全部到位。我市印发《关于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财政政策》、《关于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前一年落实高职12000元的生均拨款制度,提高中职生均公用经费达到2000元标准,职业院校经费保障根据实际在籍学生数已全部纳入年初基本支出预算予以保障。
通过大规模资金的投入,我市高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明显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和内涵质量明显提升。如今,我市的17所职业院校中,包括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2所、省级发展改革示范校建设校2所;国家级重点校6所、省级重点校3所。共开设专业117个,在校生3.2万人,毕业生就业率92%以上。这些技术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省市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支撑产业转型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政府搭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市政府对接本地产业,统筹职业教育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正开展学校布局结构和专业整合,塑造工匠培养的优质摇篮。市教育局积极推进校企专家互派交流、科研技术成果转化、实训基地共享等校企联盟发展新模式,职业院校开展的“校中厂”、“厂中校”、“订单式培养”等办学模式,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出职业教育新的活力。2013年10月,营口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了由政府机构、院校、园区、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与学会、培训机构等61家成员单位参加的市装备制造职业职教集团。依托这一平台,通过校企合作交流互动等活动,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提升人才培养供给质量,实现人才供给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的无缝对接。营口锻压机床厂与经济技术学校举办“厂中校”校企一体化合作模式;营口福斯油品与农业工程学校开展的“学生、学徒双重身份”的现代学徒制。
与此同时,作为培养“大国工匠”和“工匠精神”的主阵地,职业教育院校自身不断夯实“工匠精神”。我市拓宽教师引进渠道,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共同建立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引进“双师双能型”教师,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各职业院校积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来影响、带动学生思想观念认识的转变。改革课程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在专业课里,重点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和对精湛技艺追求精神的培养。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弘扬工匠精神,支持东北振兴”为主题的职业教育活动周、开放企业、优秀人才事迹报告等多种活动,营造崇尚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积淀“工匠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