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媒体报道 >

辽宁日报: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 把课堂搬到岗位上

时间:2016-06-23 09:17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报道时间:2016年6月22日
报道记者:徐 鑫
报道媒体:辽宁日报 A10版(地方新闻·营口)
报道链接:http://epaper.lnd.com.cn/paper/lnrb/html/2016-06/22/content_1668175.htm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把自身的发展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为企业培养人才、依靠企业培养人才。目前学院已经建立起12个校内实训中心,同106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拥有12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
5月28日,广东顺德。某教育机构组织的颁奖典礼上,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张小雪同学获得了特等奖。全国参与这一学习项目的共有来自85所高校的121050名学生,只有两人获特等奖。同时,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与另两家省属高校分享了最佳贡献奖。这是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以坚持就业为导向、多措并举、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又一实例。
以就业为导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自2006年起,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开始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建筑工程系率先把课堂搬到了企业:2006年入学的学生,在完成2年课程之后,按学院、企业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训教师的带领下到企业顶岗实习。如今,结合各专业特点全院12个院系都实行了“按季顶岗”或者“工学结合”等多种教学模式。2011年7月5日起在营口某五星级酒店顶岗实习的2009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张威,实习后直接被酒店录用,从中餐服务员到见习领班、VIP领班,2014年8月开始担任这家酒店的餐饮客户经理。
加强课程建设,是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又一着力点。为了突出职业院校课程特点,在理论教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中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帮助学生构建既注重实践技能要求、又夯实继续学习基础的知识结构知识体系,营口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力量,编写教材。截至2015年,学院编写了共337部教材,涉及所有49个专业,其中《教育学》等5部教材被列为“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
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夯实校内实训一环非常关键。5月21日,在团省委、省教育厅等六厅局联合举办的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辽宁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决赛上,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冷昱林用3D打印机制作的鹦鹉螺齿轮获得特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国家级比赛。而3D打印机,是学院数控实训中心120多台套实训设备之一。这个实训中心利用中央、省级财政支持资金建设,使用面积900平方米,划分为数控机床维修教学区、仿真数控车床教学区、仿真加工中心教学区、KELLER数控仿真教学区、智能制造单元教学区和生产实训教学区6个功能区块,是一个具有产品生产特征的校内实训基地。目前学院已建成建筑工程、物流管理、化工分析与检验、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12个实训中心,其中国家和省级资助项目6个,每年能完成48万多人次实训教学。
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培养和就业指导是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学院把职业理想、职业精神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学生活动、实习实训中。普师分院抓幼教十项基本功,从学生说、写、舞、唱等教师基本技能入手,培养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建工系专门建立了砌筑抹灰实训室、钢筋加工实训室,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体会建筑工人甘苦。学院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让企业家、技术骨干、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谈谈企业对大学生的期望以及大学生的职业素养。5月11日,营口康辉石化有限公司、营口忠旺铝业有限公司等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同志来学院作专题报告,受到学生欢迎。学院团委组织开展了“文明修身、精技尚能、做合格大学生”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理解、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企业、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学院28个大学生社团和丰富多彩的班团活动在培养学生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大学生进入职场提供了宝贵的锻炼机会。
在十多年的发展中,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把自身的发展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企业培养人才、依靠企业培养人才。目前学院已经同106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建立了12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包括德资企业马勒发动机零部件(营口)有限公司、辽宁大族冠华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银珠化纺集团、康辉石化(营口)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不仅为学院学生提供实训岗位,每年都吸纳大量学生就业。
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基础,借近年来营口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东风,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省内高职院校中上等水平。6月16日,普师学院举办了2016年毕业生职业技能展示暨就业推荐会,70余家用人单位来到现场招聘,288名学生当场签订了就业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