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载体 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活力
时间:2010-07-29 14:32 发布人:宣传统战部
报道时间:2010年5月28日 报道媒体:《思政信息》第5期 报道单位:营口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紧迫要求。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在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紧跟形势发展需要,把载体创新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不断搭建出被广大师生接收和欢迎的新平台,使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要求,根据营口市经济发展需求和大学生思想实际,积极制定政策和措施,创新工作载体,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校园活动,不断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活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完善思想理论教育新课堂 学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为进一步完善和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近期,学院主办了“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邀请思想政治理论教授做《社会主义的演变》报告,来自学院系部、分院的200多名大学生学员现场聆听了讲座。主讲教师以精辟的语言、独到的视角和渊博的知识从社会主义理论本身、实践等两方面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应当如何认识社会主义,讲座中大量引用国内外经典事例,使在场的每一名学员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受益匪浅。“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结合学院专业特色,通过专家讲座的形式,通过与大学生“零距离”面对面地交流,对大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学院将继续从理论培训、技能学习、实践锻炼、课题研究等方面对学员进行更为系统、全面的培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社团”构建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 大学生最大的弱点是社会实践能力差,社会经验少。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了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采取“课堂—基地—社会”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学院大学生社团建设蓬勃发展,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以“兴趣爱好”为基础,以“能力锻炼、学习提高”为目的,以“活动”为纽带,打破专业和年级界限组建。目前,学院共有29个大学生社团,先后涌现出向日葵义工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环境保护协会等多个精品社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确保社团充分发挥其作用,学院把社团工作纳入学校团工作的整体格局,形成各方面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良好局面,使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社团中得到可靠保障。学院积极组织社团活动,活跃社会实践形势,在大学生中开展 “三下乡”活动、学雷锋活动月、“五四”远足活动、敬老爱老活动,走进社区、走进孤儿村,组织大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到青山沟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沿海产业基地建设情况、沿海经济带考察活动,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举办一日巡警体验活动,参与校企双向服务活动启动仪式,青年创业大讲堂等各项活动。学院还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创建实践基地,通过与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对子、建基地”,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场所,使学习活动更加深入。学院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记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定期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宣传。学院还采取奖学金、助学贷款、助学金、勤工俭学等多种方式,解决贫困学生和生活困难,努力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唱红歌,诵经典”打造校园文化新平台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结合重大事件、节日、纪念日,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本学期,学院师生从4月份开始,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红歌学唱活动,学院推荐了100首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红歌,在普遍学唱的基础上,通过选拔赛的形式把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推向高潮。从5月20日开始,连续四周举办“唱响经典红歌,构建和谐校园”大型红歌演唱会,每周演出一场,四场红歌会共表演了78个节目,有900余名师生参加演出。此次唱响经典红歌活动是学院建院以来演出规模最大、师生参与最广、活动节目最多、创意形式最新、经历时间最长的校园文艺演出盛会,是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清明节前后,学院还组织师生创作红色诗歌,在举办红色经典诗歌朗诵比赛的基础上,将师生们创作的优秀红诗,如《在古炮台上远眺》等在学院校园网《师生作品》栏目发表。学院师生在感受经典红歌恒久魅力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学院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满足了广大师生的文化需求,营造了继承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传承经典红色文化的良好氛围,为提升师生文化素养与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学院又好又快发展积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创新机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新队伍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了以党委为核心、学院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明确各系部、分院的一名中层干部具体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每周召开学生工作例会制度。学院还设置了独立的、直属学院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机构,建立了一支政治素质好、理论功底扎实、教学水平教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队伍,加大力度在学生中开展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及理论研究等工作。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调研,在年初引发多个理论研究课题,由各党总支、党支部组织开展专题研究,年底由学院组织专家评审,并对优秀研究成果进行表彰。多年来,学院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成果多次在省市获奖,有的研究成果还在国家级刊物公开发表。同时,加强了思想政治教师和理论研究人员的培训、学习和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整体学术素养。